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案9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案9第2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A.具有猜测性,

B.没有科学依据;

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上,都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杂,以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但是这却把世界的复杂简单化。他们对世界观本原的认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见上表,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

  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得出: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见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开始站不住脚。对它影响最深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A、放射性现象: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比如镭。在放射过程中,它会生成惰性气体氦和氡。由此可见,原子是不是不变的?

  B、电子的发现: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我们从这一发现来看看,原子是不是不可变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从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