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是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显然是错误的。
比如:庄子和惠施在河堰上游玩,看到水中的游鱼上上下下,自由自在。庄子指着水中的游鱼对惠施说:"水里的鱼优哉游哉地游着,这些鱼一定很快乐呀!"惠施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快乐;但你不是鱼,也不会知道鱼的快乐。"
过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很多问题。但是在所有的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开启整个哲学大厦的"钥匙",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活中的问题:
1、老师告诉我,想好了再做;妈妈告诉我,做了再想想。
2、为什么造房子先要设计图纸?有时候在建造的过程中还要修改?
3、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和计划为什么会经常调整?
上面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深入分析,其实都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关系,就是--我们的想法、观念、政策这些"主观"的东西与事情、房子、经济形势这些"客观"的东西之间的关系。用书本上的语言来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不仅如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和意识(精神或者思维)现象两大类;人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时,就必须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