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09·全国文综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B 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
3. (2009·重庆高考)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 )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 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C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189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故选C项。
4. (2009·广东高考)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C 本题的解题关键信息是"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支付巨额赔款,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第2课时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 考点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
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
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
位。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
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
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
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
地位。
一、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在中国近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是1937~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
1. 这两次战争的相似之处有:战争爆发时的基本形势都是日本强中国弱;日本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侵华手段极其残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灾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