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
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第5页

2. 但这两次战争的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1)从领导因素来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求和妥协,这是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2)从民众因素看,清政府极力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从战略战术上看,甲午战争中,清军陆军先定守局,坐失战机,北洋舰队"避战自保",放弃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并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进行持久抗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4)从国际环境来看,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华战争采取默许的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帮助。

3. 这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甲午战争战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得到了世界的援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序幕,开辟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2. 持久战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成为抗击日本的主战场。

3.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4. 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例1

(2009·肇庆模拟)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25日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25日给宋美龄亲属发去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深表哀悼。唁电中说:"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这段话表明了对 ( )

A. 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B. 宋美龄女士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 宋美龄女士毕生事业的赏识

D. 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从题中"半个多世纪前"以及"投身全民抗战"可推算时间大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对宋美龄女士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答案:B

【能力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