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江苏专版)一轮配套讲义: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江苏专版)一轮配套讲义: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破考点

【专题概览】

一、时空定位

二、知识线索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巨变,思想界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产生并初步发展;西汉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等主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和君权的需要,被汉武帝全面采纳,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后世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晋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削弱,儒、释、道在争论中发展;唐宋时期兴起儒学复兴运动,在北宋新儒家的努力下,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形成思想活跃局面,儒学获得新的发展。

【考点集训】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1.(2018浙江4月选考,2,2分)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