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 B
2.(2018江苏南京三模,1)《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答案 A
3.(2014山东文综,13,4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A
4.(2018海南单科,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8分)
答案 (1)背景:①礼乐传统;(2分)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3分)③思想活跃。(2分)
(2)主张:①重建礼制社会;(2分)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2分)③积极入仕,以礼治国;(2分)④人人都践行周礼。(2分)
考点二 汉代儒学
1.(2019届江苏南京学情调研,2)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行'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
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
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答案 C
2.(2014上海单科,5,2分)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 C
3.(2014课标Ⅱ,25,4分)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 D
4.(2018北京文综,37,12分)(节选)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