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2.读悟第4段
(1)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
(2)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
(3)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
总结: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体会下面5句话
---------------------------------------------------------------------------------------------------------------------------
(1)归去来兮!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明确:(1)归去:字面意思是返故里回家乡;从感情看又有对官场的排拒感,"世与我而相违"说的就是同世俗对立;从述志的角度认识"归去",陶渊明是在确立自己的精神归属,同官场的格格不入终于使他彻底明白自己是属于自然的。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更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