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四)
政治: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四)第5页

包含着肯定,否定就是肯定。

2.(学案)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征:它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质所在。(2)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是事物发展的中断,是否定一切。它的根本缺陷是,否认事物的自我否定,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人们对一切问题采取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二) (学案)否定之否定

1.(学案)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任何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都要经历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1)首先,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内容上揭示了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其次,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形式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道路。(2)事物的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即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由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3)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

(三) (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1.(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起作用的特殊性。这一规律要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事物完成了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2.(学案)否定形式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3.(学案)曲折发展的特殊性。曲折发展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类是"回复"或"复归",这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形式;一类是"倒退",这是由特殊条件造成的、暂时的。

113

(四) (学案)全面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

1.(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逻辑起点是"存在",它被"一分为二"地分解为"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一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将事物分解为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方面,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基本方式。但是,这种分析方式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将事物"一分为二"成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简化和笼统的分析方式,对于复杂性的事物,其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内涵则往往是很难把握的。我们应该看到,这两种决定事物存在与否的两个方面,事实上并不仅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恰恰相反,而是存在于组成这一事物的内部诸要素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联中。因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不完全是事物进行"自我否定"即事物"内在否定"的结果,而是外在否定同事物的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纯粹的内在否定和外在否定都是不存在的。

2.(学案)对于肯定和否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教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作了阐述。(1)静态地看,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可概括为:第一,这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统一的。第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反过来说,否定也就是肯定。这里需要补充两点:首先,事物的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不仅从静态上看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即使从动态上看也是如此,并且只有在动态关系中,二者才真正体现出一种现实的对立的统一。其次,某一事物所具有的肯定性或否定性方面与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否定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而言的,前者是就事物存在的状态属性来说的,后者则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判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