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求平均值。
(2)图象法
把测出的多组U、I值,在UI图中描点画线,使UI图象的直线经过大多数坐标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图甲所示。
由于电源的内阻较小,如果干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不很明显,作图象时,纵轴单位可取得小一些,且纵轴起点可不从零开始,如图乙所示。
活动2:通过分析活动1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提示:(1)对解方程组得到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求平均值得到E=、r=,就是我们要测的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根据U=E-Ir,对作出的UI图象分析可知:
①纵轴截距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横轴截距等于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Im=。
②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r==。
如果U-I图象所在坐标纵轴的起点不为零,此时图线与纵轴交点仍为电池的电动势E,但图线与横轴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内阻要在直线上取较远的两点,用r=求出。
注意:此时不能用r=来计算内阻,因为Im未知,例如图乙中的0.6 A并不是短路电流,短路电流未知。
课堂任务 误差分析·实验创新
1.偶然误差
(1)由于电表读数不准引起的误差。
(2)用图象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的误差。(作图象时,若纵轴起点不从零开始,可以减小作图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