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什么?
提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电源,要测出它的电动势和内阻。
活动2:本实验的原理图是上图中的哪个?为什么不选另一个图?
提示:本实验的原理图是图甲。尽管图甲的接法也存在误差,但是图乙测出的内阻是电源的内阻和电流表的内阻之和,而这两个内阻一般说来大小不相上下,则测出的结果没有实际价值。
活动3:本实验要获得的是什么数据?测两组数据够吗?
提示: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获得外电压和电路的电流这两个数据。根据实验原理,两组数据就可以解出E、r,但误差可能很大。为了减小误差,只有两组数据还不够,还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获得多组数据。
活动4:本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提示:(1)为使电池的路端电压有明显变化,应选取内阻较大的旧干电池。
(2)为了减小电压表分流带来的误差,应选内阻较大的电压表。
(3)实验中不能将电流调得过大,且读数要快,读完后立即切断电源,防止干电池大电流放电时内阻r的明显变化。
(4)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在实验中I、U的变化范围要大一些,计算E、r时,U1和U2、I1和I2的差值要大一些。
课堂任务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活动1:本实验处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请详述。
提示:为减小测量误差,本实验常选用以下两种数据处理方法:
(1)公式法
依次记录多组数据(一般6组)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I/A I1 I2 I3 I4 I5 I6 U外/V U1 U2 U3 U4 U5 U6 分别将1、4组,2、5组,3、6组联立方程组解出E1、r1,E2、r2,E3、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