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祝福》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祝福》学案第3页

  

   一、中心主旨

  《祝福》的主题首先表现在对于在封建礼教和迷信观念影响下的可以杀死千百个祥林嫂的社会环境的真实而透彻的揭露上,显示那个"病态社会"中压迫和摧残妇女的"畸形道德"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揭露统治着那个社会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吃人本质。

  它的深刻性还在于,它揭示了劳动人民如果不摆脱封建礼教与迷信的束缚,不打碎这副沉重的精神枷锁,就不能避免悲剧的命运。还表现在它把问题尖锐地提到"我"这类知识分子面前,以及把劳动妇女的悲剧和地主阶级的"祝福"进行了强烈对照。

  总之,《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括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二、写作特色

  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外在空间,而这个外在空间直接影响和左右着人物的思想发展和性格特征。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全部浓缩在鲁镇这一典型环境中。鲁镇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代表。鲁镇的每一个人都是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典型,通过年底这一具体事件把鲁镇的各类人全展现于祝福这一中心事件上,使得题材高度概括而集中。

  2.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全篇浑然一体。

  鲁迅采用多种叙述手法,使整篇小说生动活泼而且结构紧凑。开篇的景物描写为故事的发生制造氛围,对祥林嫂的故事大都采用回忆,对鲁四老爷的刻画多侧面地表现,对柳妈的市井气采用语言描写,对祥林嫂的婆婆借助卫老婆子之口道出,对卫老婆子则采用灵活多变的语言表现。对祥林嫂的刻画则侧重白描和勾画眼睛,辅以语言描绘,突出了她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心理的变化,这一点更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牵动全篇,而重复的描写则突出了变化的过程。肖像描写,尤其是对眼睛的描写,每次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灵。

  3.肖像描写洗练传神,含蓄隽永。

小说多处描写祥林嫂的外貌,特别是对她的眼睛,做了精心的刻画,用以说明她的身份、性格、精神状况和不幸遭遇,展示她那每况愈下的苦难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三次集中的外貌描写显示了人物不幸的遭遇和内心的创痛,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填补了片断之间的空白。后两次描写,多数语句用反复的修辞,且同中有异,写出脸色的变化,显示祥林嫂更大的不幸。眼睛是人物内心的窗口,几次抓住眼睛描写,能使读者透过眼睛这个心灵窗口,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