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必修2)
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民版必修2)第4页

简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

1. 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宋朝以前市坊严格分开,宋朝开始打破这一限制。还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并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工商业市镇。

2. 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在整个流通领域地位提高。

活学巧记

丝绸之路的作用:具有划时代意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由此传入中国)。

3. 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繁荣,货币流量大增,金属货币携带不便,于是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的贸易往来。

4. 商业关系的变化: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等。

5. 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域性组织和行业组织,明清时期出现晋商和徽商等著名商帮。

6. 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影响

1. 特点

(1)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2)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3)商业水平不断提高,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4)外贸是重要组成部分。(5)没有发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2. 影响

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