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八个(投影:①对菱角的认识、 ②蝗虫、蝴蝶一类的昆虫、③碳水化合物、 ④同一元素不同形态、 ⑤喝咖啡的过敏情况 ⑥牙齿的多少⑦农民识天气 ⑧种子的优劣 ⑨山洞养猪)
师:想一想:用丰富的事例来谈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处?
生(纷纷):可以通俗易懂,变抽象为形象;读起来有趣,易于接受......
师:(显示投影,总结了几点好处:丰富充分,生动形象易懂,使说服力更强):好,这些好处你们几乎都说出来了课文中的事例属于什么事例?与老师所举"飞机"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生14:课文中的事例多是生活常识、自然现象;老师举的是名人事例
师:对,前者是生活实例,后者是名人名事大家喜欢那一类?(多答后一类) 其实,两者各有好处,前者鲜活生动,后者经典、极具权威性那么,课文中为什么不用名人名事,而大量用生产生活的事例呢?
生14: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生动有趣,使得道理深入浅出
生:为了使文章更形象,更具有散文的风格
(投影――事例使用(1):因对象而异,因文、目的而异)
师:我还补充一点,此文主要是写给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看的,故要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可见,用事例说理时,还要注意对象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用事例来讲道理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下面请打开你的作文本,看看你在这次作文中用了那些有说服力的好事例?还能否增加或改换一些事例?将你的作文与课文进行对比,说说你获得了那些有益的启示?请相互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现在先请自荐或推荐好的事例
生15:我在作文中用了这个事例:寒潮虽然给人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寒潮也能带来降雨,改善空气质量......(念作文)
师:好,这个事例不错好像是你们《地理》课本上的吧?(点头)请班上用了这个事例的同学举手(近半数人举手)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这么多的人都用了这个例子,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众答):雷同了,没新意了......
师:是啊,事例不仅要得体,还要尽可能新颖独到些
生10:我有这个事例:亚里士多德只知道物体的重量与降落速度有关,得出了重的东西先落地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却经过实践,发现了空气阻力、体积、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师:很经典,是名人名事,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他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大谈伽利略如何实践,而是把重点放在他发现事物的复杂性上,这扣题很紧请大家接着说
(学生依次介绍:杀狼护鹿,导致鹿群退化;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特殊性的认识;深圳的成功显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有的赢得了掌声)
师:太精彩了再请大家谈谈对比作文与课文后所获得的启示
生(依次):我学到了多样化使用事例的方法我的事例不太恰当,也不生动,应该用经典的事例......
师:是的,收获不小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用事例说理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后,投影――事例的选择、使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