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二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新) 二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第5页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呢?想一想,说一说。

生:妈妈晒衣服的架子升上升下是平移。

生:我们从教室后面直直地走到教室前面是平移。

生:我以前坐过缆车是平移。

......

【反思】

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接受小学教育的儿童为7岁到12岁之间,处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时的儿童需要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来建构知识,计算机能够为学生创设模拟真实世界的动态实验,还可以使原来肉眼看不清楚的东西放大。于是我就带学生到生活中去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所以我找了生活中,而且是为学生熟悉的平移现象,将之制作为视频片断,播放给学生看,这些片断生活中学生都见过,但是没有留心看,现在集中在课堂上观察,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浓厚,而且还非常真实。第一份设计我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平移现象的图片,试教中发现在孩子的认知结构中,平移的概念就仅仅只建立在静止的图片上,而动态的平移是学生联想到的,学生用了很多语言和动作来描述,课堂上唧唧咋咋,各说各的认识,无法达到一个统一的概念,也无法把平移现象的运动特点说得准确清楚,生活中平移的例子也就仅仅只是优良的学生能够说出来,而将近一半的学生都没有很好地找出生活中典型的平移的例子。当时在课堂上我就认为教学设计马虎不得,平移是一种运动过程,没有动态的演示,对孩子而言,要想建立抽象的概念非常困难,反而,老师花点功夫,采集一些素材制作为视频来让学生认识,对于学生而言这样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第二次试教让人可惜地看到,学生都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形容平移现象,重点落实得非常到位,并且还能举出很多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如果落实得不扎实,学生是不可能举出鲜活的例子的。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来对儿童由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使儿童在动态模拟试验中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

【片断二】

师:小湖边有一个蚂蚁家族,它们搬家了!

(播放CAI)

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吵。听!

CAI:唉!真累!我把前面的墙都拉了过来,我走过的路比你要长;不对不对!我把后面的墙都推过去了,我走过的路比你要长呢!不对不对!......

师:同学们!请你们帮忙想个好办法,能够很准确地判断出到底谁经过的路要长一些呢!同位之间讨论一下吧!

(学生热烈地讨论)

师:想到办法了么?

生:数一数方格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