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解读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1、找出文中包含有"思想情感"字眼的句子(在文中标号或划线)。
2、全文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学生浏览课文梳理概括 分析1-5段 阅读1-5段,并分析 1、读第1段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
2、郭沫若援例:"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4、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对比改动以后的两段。
5、浏览第5段: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6、试举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7、由以上"推敲"的例子,作者引出了第5段文字的中心论点,请从课文中找出来? 学生思考交流 分析6-7段 阅读6-7段,并分析 在第6、7段中作者还列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交流 分析第8段 阅读第8自然段,并分析 通过以上五个例子,作者在第8段明确指出了:
咬文嚼字的目标:
咬文嚼字的要求:
咬文嚼字的条件: 学生思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