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冷落,寂寞。(2)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3)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路途遥远。(错点提醒:距离近了不能用这个词。)(4)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5)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错点提醒:是指人的精神、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表现,不能形容液体类的东西。)(6)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7)稀疏零落。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帝王蝶每年怎样进行不远千里的迁移?这个困扰生物学界多年的谜终于在最近被解开了。( )
(2)在精神落寞的时候,一想到行动一无所获,他就不能自已。( )
(3)看着他精神混混沌沌的样子,家里人没少为他操心。( )
答案 (1)√ (2)√ (3)× "混混沌沌",应改为"萎靡不振"
辨词填空
(1)清闲·悠闲
"清闲"是指清静闲暇,侧重无事做,有闲空。"悠闲"是指闲适自得,侧重心态上怡然自得,了无牵挂。两者都含有"空闲、闲适"的意思。
①依据"第三空间"理念设计建造的"悠·图书馆",希望传递一种悠然、__________、慢下来享受幸福的图书馆生活方式。
②虽然顺利地留京,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档案,工作虽然__________却枯燥、无聊。
答案 ①悠闲 ②清闲
(2)萧索·萧条
"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侧重于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或人对自然景物的感觉。"萧条"指寂寞冷落,毫无生气;也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紧接着周期性经济危机之后的一个阶段,其特征是工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物价低落,商业萎缩。侧重于强调冷寂、不兴旺。另外"萧条"在表示经济上的衰落意义时,与"萧索"没有同义关系,一定不能替用。两者都是形容词,均可表示冷落而无生气,不兴旺。
①__________的晚秋景象总会引起人们伤感的情绪。
②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经济__________,市场冷落,大量的工人失业。
答案 ①萧索 ②萧条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3)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4)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5)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课外名句--描写秋天的名句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一、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