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选修部分 第十六单元 第44讲 课型2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选修部分 第十六单元 第44讲 课型2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绥靖政策以及苏德间的条约回答;材料二认识产生的背景,根据时间"1941年",联系当时的重大事件,从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即将形成等角度回答。

视角3 二战后中美等大国关系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注重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危害,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等角度命题。局部战争仍然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与损失,所以,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也要反对、制止局部战争。个别国家与集团公然挑衅联合国的权威,造成局部地区的动荡与紧张,世界各国必须以联合国为中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例题3 (2016·课标全国Ⅰ,47)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答案 (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解析 第(1)问,从中美"信息传递"、中国实力壮大、历史教训、美方的相对克制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美国面临的国内(战略调整、反战运动、经济损失等)、国际(与中国关系)因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