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猴王出世》教学设计第3页

7.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你发现了什么?

(每句话都是三个字,前一个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

8.读这样的排比句你有什么感觉?

9.排比句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而且,读着这样的句子让我们头脑中的石猴似乎也跳起来了。(指导学生读排比句)

10.往下读,你还会有发现。自己试试看。

(出示句子:"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

11.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猿鹤对麋鹿,伴对群)这两句话虽然字数不同,不符合对偶句的特点,但实际上作者省略了后一个"与"字,使句子更简炼,富有节奏感。

12.这句话是写猿猴生活中的什么?(伙伴)

13.往下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出示: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3.这是典型的对偶句式,老师考考大家对"对子"的本领。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这让你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什么?(对联)作者用这个句子在交待石猴生活中的什么?(住)谁来读读这两句?

(生读)

14.前面作者分别交代了石猴生活中"食、住、交友"方面的情况,看看作者最后这两句跟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总结)

15.先分着讲石猴生活中一些具体的情况,再进行总体性的概括,这样就能让我们头脑中既有具体的细节性的画面,又有对石猴生活的整体印象。你看,吴承恩的写法是不是很巧妙?我们的写作中有时候写人物,或者写场面都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16.谁能连起来读读这一段话?

(生读)

17.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

18.读到这里,你读到一只怎样的石猴呢?在这里写下批注。

你写的是?(活泼、友善、有亲和力、活灵活现、活泼可爱)

师:老师也写了,(板书:顽皮可爱),同学们,作者写的是一只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石猴,语言与内容高度融合,这就叫做经典。

(二)细读描写"石猴成王"的语句

1.(出示阅读提示:课文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品读3、4自然段,尤其要关注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旁做上批注。(学生自学)

2.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对比品读。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一个"跳"字,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