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又称("五柳先生")。是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之际,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二、给画线字注音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5.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6.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