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称象》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称象》教案第3页

(3) 生交流,出示句子,同桌练读句子。

①交流第一种办法,借助实物认识"秤",学习生字:杆、秤

(用木头做,秤的时候要放平,所以"秤"的右边是个"平")先引导学生把第一种办法概括为"造大秤",再让学生理解第3句话,了解这个办法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板书:砍树造秤

②交流第二种办法,学习生字"宰""割"。

板书:宰象称重

宰:宰牛、羊很辛苦,所以宝盖头下面是"辛"。

割:割东西要用刀,右边是立刀旁。

(联系曹操得到象时高兴的心情,认识把象割成几块称的办法更不成。)

(4)师生配合读,第三小节,知道这两种办法是不可行的。

(5)从曹操的反应中进一步明白官员们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

("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

小结:看来,这两个办法根本行不通,所以曹操听了也--(直摇头)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抢读词语。

2.给加点字注音。

称象 沉没 一杆秤 层次 参差不齐 乘法

2.指导写字:官 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