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酶最大活力的pH称为该酶适宜的pH。各种酶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其特定的最适pH。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唾液淀粉酶在人的口腔内发挥作用,其最适pH为6.8左右,而胃内的pH为1.9左右,所以,淀粉酶活性急剧下降,甚至失去活性。
问题探究
问题: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再存放,甜味保留时间可长一些。
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为什么会降低?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存放,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甜味的存在说明玉米果穗中含有双糖,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原因是双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甜味能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其原因是沸水使分解双糖的酶失去活性。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温度过高可使其失去活性。
典题精讲
例1有一种酶催化某反应P+QR,图5-1-1中的实线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过程,在t1时,将催化反应的酶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的真实进程的曲线是( )
图5-1-1
A.Ⅰ和Ⅱ B.Ⅲ C.Ⅳ D.Ⅴ
思路解析:催化剂都能改变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的特点,即都具有参与反应的过程,但反应前后不被消耗的特点。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等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实线平行与横坐标的线段延长相交与纵坐标的那个交点即为此反应的平衡点。显然曲线Ⅰ、Ⅱ、Ⅳ均改变了此反应的平衡点,因此,A、C项是错误的。曲线Ⅲ反映酶使反应速度缩短了到平衡点的时间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曲线Ⅴ从t1到平衡点前的线段不符合加酶后反应的真实过程。
答案:B
例2图5-1-3是某种有机物加入催化剂后,置于0 ℃到80 ℃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 ℃至0 ℃的环境中处理,其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