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 学案(1)第2页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人如其名。"安石",安然挺立一巨石,是坚硬如磐石般不肯改变的巨石。

  

  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梁启超

  

  

  他一生刚强自信,知识渊博,口才极佳,为了变法革新,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引经据典,辩驳得满朝文武无话可说;对待反对变法者,他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反击,连朋友和恩人也毫不放过;他做的一切,不过是"国富民强"四个字。

  

  

  3.相关知识

  游记散文

  游记是记述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游记取材的范围极广,无所不包,它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可以记录风土习俗的异诡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一国的重大事件。

  游记有带抒情色彩的,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便形诸笔墨,往往情与景相生相发。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借美景抒豪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借凄景寄寓失意之感。

  游记有带科学色彩的。这种游记的写作总是作者亲临实勘的结果,因而包含了地理气候、风俗、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往往翔实精确而科学。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游记大多以记叙和描绘为主,但有的侧重于议论,通过记游而说明事理。如《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记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记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自 主 预 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褒禅山(  ) 舍于其址(  )

  庐冢(  ) 有碑仆道(  )

  有穴窈然(  ) 咎其欲出者(  )

  瑰怪(  ) 无物以相之(  )

  安上纯父(  ) 盖音谬也(  )

  夷以近(  ) 罕至(  )

  答案:bāo shè zhǒng pū yǎo jiù guī xiàng fǔ miù yí hǎn

  2.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 ;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