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案第3页

 壮观

(三)看词人是如何写赤壁。点学生诵读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句子,思考它写出了赤壁古战场的什么特点,其描写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学生读后点评,如果学生读得不太理想,不要紧,分析之后,可让该生再读。)

1、写出了赤壁古战场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古战场的雄伟、惊险与波澜(lán)壮阔。

版书五:念奴娇· 赤壁 怀古 苏轼

景 人

大江 赤壁 周瑜

壮观 雄险

2、描写有什么特点?

①运用比喻与夸张。

②有声有形有色。

A."惊涛"写声。"惊"的繁体字为"驚",本义为"马因受惊吓而行动失常",引申为惊恐、惊骇的意思。一个"惊"字,让我们似乎听到了波涛的怒吼。

B."穿"、"拍"、"卷"写形,非常形象。让你的视野不由得随之而一忽儿仰视"乱石穿空",一忽儿俯视"惊涛拍岸",一忽儿又不得不抬高视线,平视"惊涛拍岸"后卷起的千堆如雪的浪花。

C."千堆雪"写色。

③仰视、俯视、平视相结合。

3、目的何在?

烘托,进一步为"周郎"的出场制造声势。

(让刚诵读的学生再读,注意重读"乱""穿""惊""拍""卷"等词,要读出气势。)

(四)再回过头来看另外两句。

(以下,教师诵读并讲解。)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旧时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看注释,我们可知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不在黄州,苏轼理应知道这一点,加上"人道是",表明他真正的用意不是考证赤壁本身,只不过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意为:"江山如画,当时该有多少豪杰!"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是上文描写的小结,江山像一幅壮美的图画,同学们读的时候,要读出赞美之情;"一时多少豪杰"启下,我们读这后半句的时候,要读出缅怀、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