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循环的概念
(1)别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循环主体: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
(3)循环范围: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
2.水循环
(1)概念: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主要环节:降水和蒸发。
(3)影响因素:太阳能和大气环流等因素。
3.碳循环
(1)概念:碳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
(2)主要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3)循环形式:CO2、碳水化合物。
(4)过程:
①光合作用:大气中CO2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②呼吸作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把生物群落中的碳以CO2形式返回大气中。
③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使非生物的有机物中的碳以CO2形式返回大气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2)在"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
(4)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5)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6)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7)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8)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2.假若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3只鸡(其中2只为母鸡)和20 kg玉米,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使你在此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最长( )
A.先吃掉3只鸡,然后再吃玉米
B.先吃尽玉米,然后再吃鸡
C.用玉米喂养母鸡使之产蛋,再吃鸡蛋
解析:选A 先吃掉3只鸡,然后再吃玉米,可以减少能量的散失。
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