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陈情表》教案19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陈情表》教案19第3页

②事实:祖母九十有六

③历史:蜀汉尚书郎

⑷对方要达到的目标――

①收编李密,为我所用,以助我统治

②暂时放过李密,以寻求一个好名声

⑸根据目前条件确定己方可达到的目的――

暂不出仕,以观形势

⑶李密对以上情况做了细致周密的分析后,就要制定正确的谈判战术。看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谈判战术?

明确: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争取信任,保持低调(自称"亡国贱俘",绝不"有所希冀")

③寻求替代方案("报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圣朝以孝治天下")

总的战术原则就是:台面上的文字力求周全,台下的用心不为人知。

⒋小结

  谈判必须是双赢才能达成协议,只有让武帝明白李密绝不是拒不出仕,以效忠前朝;又让武帝放过李密能够得到很大的好处,武帝才可以接受谈判的结果。因此,确定目标时,不要贪大求全,李密只要暂不出仕即可,不必追求永不出仕;而武帝放过李密又可以有一个好名声。只有这样筹划,谈判才可成功。所以,李密对形势的分析和战术的制定是很有效的,最终,这封信打动了武帝,"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⒌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⑴陈情于事,情深意切

⑵说话技巧高超

三、课文总结

  文章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李密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言辞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古文观止》评"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晋武帝看了文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学习本文,我们既要学习作者融情于事,真切感人的"情",又要理解作者作为"亡国贱俘"对新朝国君陈情时的谨慎、得体,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要读懂李密的"孝"情,又要领悟其中的感激之"情"。

四、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对比,看两篇文章在"动之以情"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㈠古人常有"忠则《出师》,孝则《陈情》"之说,可见两篇文章在用情方面是相似的,都是以真情来打动人,这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典范。

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