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师说 教案6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师说 教案6第2页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