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5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同步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5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①O2;②NADP+;③ADP+Pi;④C5。

  2.图示Ⅰ过程是光反应阶段:

  (1)场所:[⑤]类囊体薄膜上。

  (2)条件:光、色素和酶等。

  (3)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作用:

  ①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形式释放出去,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

  ②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4)NADPH的作用:

  ①作为活跃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反应。

  ②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3.图示Ⅱ过程是暗反应阶段:

  (1)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2)条件:酶、NADPH、ATP。

  (3)具体过程:

  ①CO2的固定,即绿叶通过气孔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C3分子。

  ②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

  ③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继续参与CO2的固定。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3)影响因素

  ①光合作用的原料--水、CO2。

影响CO2供应的因素:环境中CO2浓度和叶片气孔开闭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