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
2.了解胶体的制备、鉴别和提纯。
3.掌握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重点
分散系的分类。
胶体的性质和制备。
教学难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壮观、奇异的景象,这些景象会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下面请大家看几幅图片,结合问题讨论,思考这些问题和景观与化学有什么关系?
PPT演示 自然界中一些与胶体有关的问题和现象。
问题讨论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4.江河入海口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
讨论交流 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由哪两部分组成?
板书引导 一、分散系
1.概念: 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
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
3.分散质、分散剂: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问题讨论 从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考虑,可以组成几种分散系?为什么?
归纳整理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共 9种)
探究交流 请同学们分别列举一种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讨论它们是否属于分散系?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交流分析 请仿照初中学过的溶液、溶质和溶剂,参照教材,写出下列概念
1.分散系: ;
2.分散质: ;
3.分散剂: 。
归纳整理 几种常见分散系的分类、比较,填表
分散系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即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