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7.1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初期探索(共1课时)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7.1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初期探索(共1课时) 教案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课题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授课人 课时安排 1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课标依据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是必修Ⅱ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第一节。这一专题向我们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通常被称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但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弊端;针对该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至苏联解体。因此,从内容上分析充分说明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节是基础和起始,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高一文三学生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勇于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表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历史观点,但缺乏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学习方法也比较单一。通过初中的学习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艺术班学生基础较差,一些很常识性的问题并不知道。运用历史学专业术语能力较差,往往出现白话作答的现象。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史料感悟能力和提取有效信心能力较差,多加强做题训练和基础知识的练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述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疑难点拨、史料教学 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