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4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4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案第1页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案2 社会历史主体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初步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法指导】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自主预习】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是____________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作用的人们,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

(2)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________、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________,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想一想 人民与公民这两个概念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________。

判一判 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的创造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____________。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