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 《宇宙的未来》 导学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 《宇宙的未来》 导学案1第1页

《宇 宙 的 未 来》导 学 案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本演讲的内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一、 文学常识

1.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2.背景知识

中国是最早进行天文观测的国家之一,在殷商甲骨文里,就有许多天文观测记录。汉语"宇宙"一词出现较早。 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

在西方,古希腊人也有多种宇宙学说。公元前600年左右,住在米利都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在一片汪洋中。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都在一个同心球上围绕中央火旋转。托勒密总结了古希腊的天文学成就,著《天文学大成》,认为地为球形,静止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行,创立了"地心说",统治西方天文学界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6世纪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