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理清课文情节,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3.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了解作者的创作主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生平
雨果(1802-1885),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跟母亲到了巴黎。他从小喜欢文学,富有才气,初期创作有保守的倾向。1819年他就和别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周刊《文学保守者》。青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属于保王党,拥护君主立宪制,以致被封为"法兰西世卿"。他的一些诗歌颂扬封建专制政权和教会,表现对资产阶级的敌视,受到波旁王朝的褒奖。
19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反动统治变本加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则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起了变化,创作思想上也从古典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中摆脱出来。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