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字母)。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解析(2)D处的棉花应浸有能吸收SO2的液体,如NaOH溶液。(3)B中所放液体应不与SO2反应,应为NaHSO3饱和溶液。(4)中要证明硫酸有剩余则应选用铁粉或Na2CO3溶液,而不能用BaCl2溶液,用BaCl2溶液只能证明有SO_4^2"-" 。
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碱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吸收多余的SO2
(3)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集气瓶内液面下降 d
(4)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ad
能力提升
1将足量的铜片与100 mL 18 mol·L-1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SO2气体V L,下列对此反应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反应结束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
C.被还原的硫酸为V/(22"." 4) mol
D.参加反应的Cu为0.9 mol
解析浓硫酸可以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能发生反应。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停止。反应过程中浓硫酸逐渐变稀,因此反应结束后铜和稀硫酸均有剩余,则参加反应的n(Cu)<0.1 L×18 mol·L-1×1/2=0.9 mol;被还原的硫酸应依据生成的SO2来算,可得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n(SO2)=VL/(22"." 4" " L"·" mol^("-" 1) )=V/(22"." 4) mol。综上所述,故D项错误。
答案D
2用2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SO_4^2"-" 的浓度为3.18 mol·L-1,则此时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0 mol·L-1 B.0.7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