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怀化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怀化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A.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 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C. 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

D. 造成国家的积贫积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寺院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严重,不利于社会矛盾缓和,故A项错误;寺院"田连阡陌"本身就是一种土地兼并现象,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迅速崛起,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寺院"田连阡陌",与国家积贫积弱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隋唐时期的思想发展•隋唐时期佛学的兴盛

6."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这就是为何儒家......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下列各项能够说明儒家"一手指向未来"的是

A.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B.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答案】D

【解析】

根据"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容易被社会各阶层接受,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体现出工商皆本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故D正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思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排除AB;"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思想,仍然维护的是传统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不属于发展创新,排除C。

7.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