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重视发展生产力
C.依靠工人阶级
D.维护农民的利益
解析:发展大工业就是要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即要求发展生产力,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B
5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苏俄的生产力水平
B.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C.政府没能直接控制商业
D.没有看到共产党人还没学会经商
解析:商品货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列宁没能正视苏俄当时是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现实。
答案:A
6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这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是( )
A.巩固了工农联盟
B.恢复了国民经济
C.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D.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A项是其政治意义。C、D两项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B
7列宁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B.苏俄已经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
C.苏俄要创造条件消灭商品生产
D.商品生产在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仍要发挥其重要作用
解析:题中观点说明列宁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A项不符合题意,列宁只是把发展商品生产看作解决困难的权宜之计。B、C两项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不正确的。
答案:D
★81906年,列宁曾提出: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上述材料体现了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是( )
A.认为要消灭资本主义,就必须消灭市场经济,消除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
B.认为商品货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