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二专题四 4.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二专题四  4.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作业第3页

C.认为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是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

D.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遵循市场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能力。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故应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英、法、美、日等国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又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苏维埃政权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同时,苏维埃政府陆续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

材料二: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加上1921年的天灾造成的饥荒,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也加剧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1921年二三月间,离彼得格勒不远的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水兵暴动,表明苏俄国内的经济危机发展成为政治危机。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哪些变化?

(2)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解析:第(1)问要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比较,首先要熟悉这两个政策的内容,其次要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列出比较点再加以比较。第(2)问其实是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意义。

答案:(1)①在农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在工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新经济政策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③在商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交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新经济政策实行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2)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在战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导致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结果: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10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业和产品分配。现在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