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上述材料说明( )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联系的
②只要坚持辩证法就能实现各个方面的创新
③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法的要求
④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辩证法在本质上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
①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
②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
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2017年9月9日,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掲境。施一公、潘連伟、许晨阳这三位科字家分別摘取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各自获得100万美元奖金。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面对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科技创新能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更新生产工具
②科技创新制造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③科技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科技创新能促进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制约着人类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根据发展着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这表明( )
①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
④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国宪法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更好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必须的、适时的,是符合宪法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的。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D.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21.2017年8月6日,2017澳大利亚"诗书礼乐行"孔子文化节在堪培拉举办。孔子能够生存于今天世人的心中,最根本的还在于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2.让类似"我妈是我妈"的荒唐证明消失,就是要解決办事环节过多,证明繁杂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和简化公共权力更好的服务群众。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就是要( )
①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
②改革不利于巩固发展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③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行为选择
④不断创新社会发展的道路、模式和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