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不聚众兴功。动不以礼,非所以示四方也。"帝览奏,即还宫。
苍在朝数载,多所隆益,而自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归职,帝不听。其后数陈乞,辞甚恳切。五年,乃许还国。
肃宗即位,尊重恩礼逾于前世,诸王莫与为比。后帝欲为原陵起县邑,苍闻之,遽上疏谏,帝从而止。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咨问。苍悉心以对,皆见纳用。
六年冬,苍上疏求朝。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賜貂裝,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帝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床。苍以受恩过礼,上疏辞日:"臣闻卑高列序,上下以理。陛下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中宫注亲拜,事过典故,臣惶怖战栗,诚不自安。此非所以示群下、安臣子也。"帝省奏叹息,愈褒贵焉。
苍还国,疾病,帝驰遣名医,使者冠盖不绝于道。明年正月薨。元和三年,幸东平宫,帝追感念苍,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 其处在,其人亡。"因泣下沾襟。初,苍归国,骠骑时吏丁牧、周栩以苍敬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皆引见于前,既愍其淹滞,且欲扬苍德美,即皆擢拜议郎。
论曰: 孔子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若东平宪王,可谓好礼者也。若其辞至戚,去母后,岂欲苟立名行而忘亲遗义哉? 盖位疑则隙生,累近则丧大,斯盖明哲之所为叹息,呜呼,远隙以全忠,释累以成孝,夫岂宪王之志哉!
(取材于《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注] 中宫: 皇后居住之处,借指皇后。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方无虞 虞:忧患
B. 寻闻当遂校猎河内 寻:不久
C. 上疏归职,帝不听 听: 允许
D. 帝省奏叹息,愈褒贵焉 省: 反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苍以天下化平 空以身膏草野
B. 五年,乃许还国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C. 遽上疏谏,帝从而止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D. 因泣下沾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动不以礼,非所以示四方也--不依据礼法而采取的行动,不是用来昭示四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