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特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B.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C. 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D. 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B.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C. 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D. 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B.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宿构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D. 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有误,该选项曲解文意,依据第一段来看,此语言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明确任务为前提完成语言交际"。C项,"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有误,选项以偏概全,从第一段来看,这只是其中一种分类方式。D项,"直接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