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答案:C 点拨: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自身重力相差不多,对运动的影响很大,而羽毛又和铜钱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故羽毛要受铜钱较大的拖动作用,即羽毛的运动主要是靠铜钱的带动,所以毽子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面拉着羽毛。铜钱重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C项对;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铜钱和羽毛的相对位置是随机的,B项错;可见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毽子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
2. 答案:BC 点拨:只有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才可称之为自由落体加速度,其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9.8 m/s2,粗略计算时取10 m/s2;地球上不同地点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不相同,两极最大,赤道最小。
3. 答案:B 点拨:反应时间就是直尺自由下落的时间,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s=得反应时间t=,将s=(60.00-20.00) cm=0.40 m,g=9.8 m/s2代入得t= s=0.30 s,故B项正确。
4. 答案:C 点拨:该自由落体运动将时间分成了相等的三段,由其规律知:第1T s内、第2T s内、第3T s内......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n=1∶3∶5∶...∶(2n-1),第一段时间的位移为1.2 m,则第三段时间的位移为x=1.2×5 m=6.0 m,故选C。
5. 答案:16 m
点拨:如图所示,设塔高x,B球下落时间为t,A球下落1 m时的速度为v1,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
x-1=v1t+,①
x-7=,②
=2g×1,③
由①②③联立解得x=16 m。
6. 答案:B 点拨:v-t图像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所以A选项不正确;0~0.4 s内为自由落体过程,通过的位移即为高度0.8 m,B选项正确;前0.4 s自由下落0.8 m;后0.2 s反弹向上运动0.2 m,所以整个过程小球位移为0.6 m,C选项不正确;整个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D选项不正确。
7. 答案:D 点拨:设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Δt,即每滴水下落的运动时间Δt=,
又因为h=,
则g=。
注意,人耳距水龙头及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对测量几乎没有影响。故选项D正确。
8. 答案:(1)10 s (2)5 m 95 m (3)1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