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鉴赏
14.选A。(A项"面对孤城落日景象的豪壮之感"不妥。)(3分)
15. (1)示例:
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
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
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往昔朝中的荣光与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
(任举两联分析即可,有分析才能得分,1点2分,2点4分)
(2) 效果: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意思答对即可)(效果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C(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8.B(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C(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20.(5分)(1)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2)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该去掉书名号。(3)将"提高"改为"普及"。 (4)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5)将"务必"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