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8日,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学生因不堪忍受病痛和绝望的折磨以及经济拮据造成的心理负担,从学校新楼10层的一间教室跳下,当场死亡;
2001年10月25日,由于不忍父母负担过重,广州市一名14岁女孩留下遗书吞药自杀;
2001年6月、7月,长春、深圳16岁女中学生不堪中考压力服毒服药自杀,后深圳女孩被救;
2000年8月,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
广州市东山区有一位12岁的男孩,右腿略有残疾,父母亲突然爆发出巨大矛盾吵着要离婚,男孩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受打击,老是怀疑父母离异是因为自己,每天强迫自己不断地强化这个念头,精神崩溃到想自杀。
一位14岁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后一怒之下买了一瓶安眠药,药买回来以后犹豫了半个小时,但发现没有人关注他的情绪,陡然产生"我偏要死给你们看"的念头。打开药瓶后,慢慢地考虑到底该吃多少,整个过程家人都没有留意,他最后服了30片药之后才被急送往医院洗胃。
3. 合作探讨:
面对这些如此轻视生命的同龄人,你想说什么?谁该为他们的轻生负责呢?
作者是怎样认为的呢?从文中找出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人类要幸免于难(生存危机),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
青少年面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差。
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4. 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感念: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它表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
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的价值教育;
第三,死亡教育。
第三部分:朗诵
题目:<<敬畏生命>>
作者:冰心
朗诵者:郭友花
1. 节选:
用爱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心中就不会堆积烦恼;世间纷争也会减少。
生命虽然很有价值,若不能好好运用,等于没有价值。
面对困难,要勇于接受挑战,借由人生的历练,锻炼出柔软如水、坚强如钢的精神。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也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透彻生命、明了生命的源头,就不会恐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