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课题 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课型 学案导学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执笔 徐洁 时间 2015-10 审核 学
习
目
标 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3、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体验如何求解另一项。
我的建议 学习重点
、难点 重点: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学会求解。
难点:建立"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展示台、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讨论交流法。
导学过程
课堂
环节 导案 学案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已知两项求倍数",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我们先来看下面两道题。
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 1、妈妈买了6个面包,3块蛋糕,面包的数量是蛋糕的几倍?
2、文具盒里面有8支铅笔,2支圆珠笔。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几倍?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体验"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
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情境图,指名学生说一说图意。
请同学们自己思考,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1)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
32元是8元的多少倍?
32÷8=4
可知解答正确。
2、归纳与总结。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出了这道题目,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
已知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求象棋的价钱。
解法一: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
列式计算:8×4=32(元)
所以象棋的价钱是32元。
解法二:图示法。(线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