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 第2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 第2课时 教案第5页

  学生回答略。

  板书:2.意识对于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精神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教师:是的,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去斗志。

  我们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承认精神对人的生理活动产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但不能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把精神看作是万能的,否则会陷入唯心主义。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正确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过渡)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我国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伯乐著有《相马经》,书中说:"良马额部隆起,像一种蜘蛛的曰角,四个蹄子犹如垒起的酒药饼。"有一天,他的儿子拿着经书,按照书讲的这些特征出去"相马"。(按图索骥)结果,他双手捧着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向父亲报告:"我也'相'了一匹马,额头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只是四个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见了,哭笑不得,对儿子说:"你的这匹马太会跳了,大概驾驭不了啊!"

  问题探究: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把"癞蛤蟆"当"良马"的笑话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客观条件虽然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首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作用,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