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包身工》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包身工》 学案第2页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参加考试,最忌讳的是功利性太强,求胜心太切,因为在这种心态下应试,往往做不到心平气静,做出的题往往也会三差二错。

  B.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学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刚才,横七竖八地说了一通,也不知说没说到点儿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己的发展,只能依靠自己。

  C.曾经的中小学"习字课"为几代中国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美学记忆,为几代人打下了坚实的汉字书写基础;在汉字书写出现危机的今天,很有必要把"习字课"再纳入中小学教学序列。

  D."名人故里"之争,似乎让人明白,在炙手可热的争抢背后,是巨大的投入,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可是这种争论,不但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也早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解析:C项,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使用正确。A项,三差二错:指意外的差错和变故;B项,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D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极大,气焰极盛。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65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世界惊羡的"美丽转身"。

  B.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C.在当时,包身工住的工房由日本警察、巡捕、带工头手下的流氓紧紧地封锁着,实际上是一所管理得十分严密的监狱。

  D.在山西某砖窑,被诱骗来的孩子们大多从事制造瓦坯的活计,他们几乎以每三十秒一次的频率反复,一日下来以千次计。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巍然"后加上"屹立";B项,"增强......地位"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升......地位";D项,成分残缺,在"反复"后添加"操作"。

  答案:C

  6.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根据文意选出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