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组织复习,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时,设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板书: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36第一段,思考:
1.什么是大气环流?
2.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
1.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板书:(一)、大气环流及意义
过渡:"全球的大气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板书:(二)、三圈环流
过渡: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一些假设的前提下来研究大气的运动情况。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板书:1.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投影)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过渡:单圈环流是我们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如果去掉地球不自转这个假设条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