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图3-2-4
思路解析:关于滴水间隔时间的测定.若滴水较慢(例如每秒3滴左右),可以目测几十滴所用的时间(心计数,停表计时),除以所测滴数即得.若滴水较快,目测计数困难,则可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它下面用长纸条拖过.一开始拖动立即计时、水滴不再滴在纸上立即停止计时.数出纸条上的水滴点迹数,所记时间除以点迹的个数即得滴水时间间隔.进行测试时,滴水计时器应盛满水,测试时间不可过长,以10秒左右为宜.滴水计时器横截面应稍大,满水深不应小于1厘米,使得在10秒左右的时间内水面下降不明显,才能保证计时间隔比较均匀.实验时,计时器滴水口距离纸面不可太高,以2~3毫米为宜;小车加速度不可过大,以便小车到达斜面末端时速度也不太大(不超过1米/秒).否则由于水滴离开滴水口后的抛体运动将带来实验误差.水滴在纸上的点迹通常呈"彗星形",所谓"水滴点迹中心"是指这彗星形的"核".
答案:利用放大法测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注意的事项有:水量;测试时间;滴水计时器形状;滴水口距水面的高度;小车的加速度及选水滴点迹中心.
3.如图3-2-5,由频闪照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球在自由下落过程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从某一高度相隔1 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图3-2-5
A.甲、乙两个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乙两个小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甲、乙两个小球的距离总保持不变
D.甲、乙两个小球的距离变化无法判断
思路解析:如图,设甲小球在2位置时,乙小球在1位置开始下落,由于频闪照片是经相同时间记录小球的位置,那么当甲小球运动到2位置时,乙小球会运动到3位置;甲小球运动到3位置时,乙小球会运动到4位置,以此类推,从图中就可以读出两小球运动过程中的距离变化,这个变化是越来越大的.
答案:AB
4.物体从高270 m处自由下落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把它运动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三段,则这三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 m, m, m.
思路解析:
把它运动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三段,相当于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片的模型,设此时间为ts.则有:
s1=12a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