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五单元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五单元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2.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在国内科研条件极差,科技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克服困难,为新中国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3.博学多才

  李四光是公认的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的《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他推动了我国石油的勘探、开采,为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贡献。

  探究点二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也是与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1)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打破了外国专家"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神话。对古地质学、气候学研究及当今寻找地下水资源,发展水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国贫油"。多少年来,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三 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2)材料二、三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四光的观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案] 不同:材料二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三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意义: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对我国的石油探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论形成]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1.科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