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4章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学案
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4章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学案第2页

  ②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出力的\s\up4(15(15)作用点和\s\up4(16(16)方向。

  2.重力及其测量

  (1)定义

  由于\s\up4(17(17)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

  常把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简称为\s\up4(18(18)物重。

  ①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s\up4(19(19)弹簧测力计测出。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s\up4(20(20)静止,这样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②用公式计算:重力的大小,除使用仪器测量外,还可以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得出,公式为:G=\s\up4(21(21)mg,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s\up4(22(22)9.8 N/kg=\s\up4(23(23)9.8 m/s2。g值会随地球上的纬度和\s\up4(24(24)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

  (3)方向

  总是\s\up4(25(25)竖直向下。

  3.重心与稳定

  (1)重心

  ①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s\up4(26(26)形状及物体的\s\up4(27(27)质量的分布有关。

  ②重心的确定方法

  a.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s\up4(28(28)形状有关。如果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s\up4(29(29)对称中心就是物体的重心。

b.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s\up4(30(30)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对不规则的物体可通过实验或复杂的数学运算确定其重心,对不规则的细棒或薄板可用\s\up4(31(31)悬挂法确定其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