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6、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诗说明的哲理是( )
A.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B.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高考演练】
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
1、(08天津卷32)"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回答24~26题。
2、(08重庆卷)25.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①认识创新 ②制度创新 ③实践创新 ④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常用原理]原理名称: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原理内容: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离不开运动, 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
错误倾向: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以及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原理运用: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说明我们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避免诸如"刻舟求剑"的错误的发生。